中国水产学会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

发表于 2016-10-27 15:04:00 4218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中 华鲟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宜昌历 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先人已在宜昌这块土地上繁 衍生息。春秋战国为楚西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宜昌 是鄂西政治、军事的中心。近代以来,进出口四川、重 庆的物资都要在这里换载,成为重要转口码头。宜昌古 名较多,使用时间较长的是夷陵和峡州。古称峡州,因位于长江西陵峡口而得名。称夷陵,缘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民国时期,定名宜昌。

    由于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设,上溯产卵的中华鲟被阻断在葛洲坝下,并在葛洲坝下 4 公里形成了较稳定的 也是迄今长江上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场。保护好这个产卵 场,对中华鲟的繁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护好 中华鲟这一国宝,1996 年 4 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建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 年宜昌市水产局根据湖北省政府和省水产局文件精神,正 式设立保护区管理处。2002 年,宜昌市编 委正式下文同意渔政处加挂“长江湖北宜 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牌子, 按“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原则合署办公。 保护区长约 80 公里,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另有 30 公里的外围保护地带,保护水域总面积 80 余平方公里,有国家 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二级保护鱼类胭脂 鱼、二级保护哺乳动物江豚,还有其它重 要的保护鱼类及重要经济鱼类。

    中华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物种目前处于濒危状况。在地球上生存 1.4 亿年,具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鲟对于古生物学、地质学、 仿生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中华鲟身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迷,如体内能量转 化机理等,因此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意义重大。目前,由于生态环境原因保护区发生了明显 改变,自然繁殖的规模和效果远不如往年,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物种资源下降趋势 没有得到改善。如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宣传保护措施,中华鲟很可能将从人们视线中逐渐消失。

    保护区管理处现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现有在职干部职工 21 人,其中干部 12 人,职工 9 人,大专以上学历 13 人,高级职称 3 人,中级职称 8 人。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东山大道 259 号
   传真:0717-6914048 手机:13872541222
    邮箱:1963880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