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会

2024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产学会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发表于 2024-07-26 10:27:00 482

图片1.png

2024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产学会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现场

7月24日~25日,2024稻渔综合种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水产学会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大会”)在贵州省剑河县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出席大会并作大会报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欣太,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党委书记张锋,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彭锦斌,黔东南州副州长王建华,剑河县委书记杨胜朝出席大会并致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家勇主持大会开幕式。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领导致辞、开幕式主持

会议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是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在守住“米袋子”、丰富“菜篮子”、鼓起农民“钱夹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种养面积稳中有升。2023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近4500万亩。二是产品产量稳中有增。稳定稻谷生产约2250万吨,产出各类水产品417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的12%。三是新型模式发展迅速。各地涌现出了一批综合效益好的新型模式,全国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面积380万亩以上。四是增收增效作用显著。小农田得到大产出,小农户获得大丰收,每年为农民增收800亿元以上。

会议要求,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稻渔产业发展作了系统谋划和部署安排。今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将稻渔综合种养作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推广绿色技术促进小循环”的重要内容。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合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稳粮兴渔基本原则,确保规范发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动能。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吃透吃准、用好用足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打造全产业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加工、仓储、物流向主产区布局,打造品牌,传承文化,促进三产融合。

图片5.png

报告发布、标准宣贯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和稻渔综合种养新型模式和典型案例(以下简称“新型模式案例”),对《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以下简称“通用技术要求”)进行了宣贯。报告系统梳理和分析了2023年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状况,提出问题和建议。新型模式案例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开展遴选,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遴选出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等8种新型模式,通过公开发布推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先进适宜技术模式推广应用。通用技术要求是我国稻渔领域第一个国家标准,于2023年底公告发布,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实施应用,将有力规范和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6.png

桂建芳院士、刘少军院士、南昌大学洪一江、贵州大学姚俊杰作大会报告

图片7.png

浙江大学陈欣,集美大学张春晓,上海海洋大学成永旭、李嘉尧等分别主持大会或专题报告

图片8.png

研究生专场

桂建芳、刘少军、南昌大学教授洪一江、贵州大学教授姚俊杰分别围绕稻渔综合种养和生态农业、鱼类良种良养良销、甲鱼生态养殖、贵州稻渔历史文化和稻田鱼作大会报告。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波大学,铜仁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泰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6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稻渔生态和生理、技术模式、数字化和产业发展等作专题报告。来自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14位研究生在研究生专场作报告交流。

图片9.png

现场观摩

图片10.png

推进会现场

除报告交流外,大会安排了现场观摩,参会代表观摩了剑河县久仰镇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地,对剑河县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并作技术指导。此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渔农综合种养高质高效技术与轻简化装备”项目2024年中期工作推进会在大会期间召开。

图片11.png

本次大会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中国水产学会稻渔综合种养专业委员会、上海海洋大学、剑河县委县政府、贵州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办,并得到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机构、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在校研究生等300余人参会。